返回第212章  寻找失落的爱情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&esp;&esp;蓝公公领命送郑宸出景阳宫,靠近低语道:“小公爷,南阳郡主三日前送了一尊金佛进宫,太后娘娘很喜欢这尊金佛。”

&esp;&esp;郑宸脚步一顿:“金佛?”

&esp;&esp;“是,”蓝公公低声答道:“赤金打制的三尺金佛。”

&esp;&esp;不是镀铜,从里到外都是赤金。

&esp;&esp;这么一尊金佛,要耗费数千两黄金!足以抵南阳郡一年税赋。

&esp;&esp;好大的手笔!

&esp;&esp;第186章 金佛

&esp;&esp;郑宸眉头一动,神色微凝。

&esp;&esp;这金佛应该是早有准备,绝非仓促而就。也就是南阳郡的财力,能支应得起。

&esp;&esp;换了郑家,不至于说拿不出那么多金子来。只是,他现在年少,不是家主。便是父亲同意,要动用这么多金子,也得经过族人们同意。

&esp;&esp;郑太后身为太后,在宫中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,且郑太后颇有野心颇重声名。自己也不便动用数千两黄金打制金佛。

&esp;&esp;姜韶华就不同了。身为南阳郡主,坐拥南阳王府家业和数十载积蓄。南阳郡附县有矿山有马场,这都是姜韶华的产业。

&esp;&esp;她打制金佛讨郑太后的欢心,传出去了,众人也会赞一声郡主孝顺长辈。

&esp;&esp;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。

&esp;&esp;姜韶华这一招又快又准!

&esp;&esp;蓝公公见郑宸默然不语,又低声道:“南阳郡主还送了一本古籍给好附庸风雅的赵公公。赵公公收了古籍后,处处为郡主说话。”

&esp;&esp;郑宸回过神来,淡淡道:“古籍里定然夹了银票。不然,赵春明怎么可能这般为她出力。”

&esp;&esp;蓝公公有些着急:“那该怎么办?这个赵春明,处处逢迎讨好太后娘娘,将奴才挤兑得都快没地方待了。”

&esp;&esp;郑宸略一皱眉,瞥一眼蓝公公:“稍安勿躁。此事我心中有数。”

&esp;&esp;蓝公公只得闭嘴。

&esp;&esp;郑宸临走前,留下一句:“别心急躁动,有些事,要徐徐图之。”

&esp;&esp;蓝公公在心里暗暗腹诽。

&esp;&esp;小公爷当然不急。郑太后疼惜小公爷,丝毫不弱于太子。他这个没了子孙根的阉人,哪有小公爷这等福气。赵公公一得势,就处处打压他。他如今在景阳宫的日子着实难捱。

&esp;&esp;郑宸走后,赵公公便殷勤地伺候郑太后去礼佛。

&esp;&esp;大梁皇室素来信佛,到了郑太后和太康帝母子这儿,就得加一个更字。尤其是郑太后,约莫是年轻的时候做了不少亏心事,总想着佛祖在天上原谅宽恕,每日都要烧香念佛一个时辰。

&esp;&esp;景阳宫里设了小佛堂。原本放着一尊六尺高的镀金佛像。从昨日起,就换成了三尺高的赤金佛像。

&esp;&esp;佛像是变小了一半,金子却都是真的,如此才能体现太后娘娘信佛的虔诚之心。

&esp;&esp;这佛像是南阳郡里的十数个能工巧匠花了半年之功精心打制出来的。面容安详,栩栩如生。细细端详之下,柔和的眉眼竟有几分肖似郑太后。

&esp;&esp;这才是郑太后心情大悦的根本原因。

&esp;&esp;“韶华这丫头,确实有心了。”郑太后烧完一炷香,心情愉悦,随口对赵公公笑道:“还特意抄了一箱子经书送来。”

&esp;&esp;这经书是不是出自郡主之手不重要。郡主说是,那肯定就是。

&esp;&esp;赵公公想着古籍里厚实的银票,心头也像热炭一样,笑着附和道:“郡主对太后娘娘一片孝心,以后娘娘稍微照拂一二就是了。”

&esp;&esp;顿了顿,又惋惜地叹了一声:“那新式辕犁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,郡主特意献给太后娘娘。可惜,王丞相从中作梗,工部那边至今还在推脱,不肯推广。”

&esp;&esp;提起此事,郑太后脸色冷了一冷,哼了一声:“左真一事,王荣吃了闷亏。王荣这是要借着此事扳回一城。”

&esp;&esp;“为了一别苗头,视农耕利器为无物。这等胸襟,根本不配为丞相。”

&esp;&esp;赵公公一副小人嘴脸:“等皇上来景阳宫了,太后娘娘可得好好和皇上说道说道。不能轻易饶过王丞相。”

&esp;&esp;郑太后又是一声冷哼。

&esp;&esp;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