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薛老夫人不以为然:“怎么是别人。那个卢郡马,是郡主的亲爹。以后郡主成亲了,夫婿便是最亲近的人。他们代郡主出头露面,都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事。”
&esp;&esp;“对了,老身听说过一些传言。似乎郡主对父亲不大恭敬。父为子纲,身份尊卑之前,还有伦常人理。郡主可得注意些,别落个不孝的恶名。”
&esp;&esp;陈瑾瑜听得要气炸了。
&esp;&esp;姜韶华又看一眼过来。
&esp;&esp;陈瑾瑜悻悻住嘴。
&esp;&esp;姜韶华淡淡笑道:“今日来拜会老夫人,相谈甚欢。老夫人还要留下礼佛,我便先告辞了。”
&esp;&esp;薛老夫人一愣:“郡主这就要走了?不如留下一同用午膳。”
&esp;&esp;还是不用了。对着这么一个狭隘蠢钝的老妇,哪里能吃得下饭。
&esp;&esp;姜韶华心里腹诽,面上笑容如常:“我还有事,得先行一步。日后得了空闲,再来拜会老夫人。”
&esp;&esp;薛老夫人这次倒是肯起身了,送姜韶华出了禅房,临别时一直攥着姜韶华的手:“过两日,老身七郎就来白云寺。到时候,老身带着七郎去拜见郡主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眸光一闪,微微一笑离去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啊啊啊!气死我了!气死我了!”
&esp;&esp;陈瑾瑜上了马车后,气得不行:“这个薛老夫人,说话太讨厌了。我这辈子,还没见过这般讨厌的人!”
&esp;&esp;姜韶华好笑不已:“和这等无知老妇,有什么可置气的。她说她的废话,你做你的舍人。”
&esp;&esp;陈瑾瑜脸颊都鼓起来了:“反正,我讨厌她。以后也不想再见这种人了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唏嘘:“这其实算不得什么。薛老夫人的可厌,摆在脸上,不搭理便是。天底下,像她这样无知愚钝的女子比比皆是。”
&esp;&esp;陈瑾瑜拼命点头附和:“可不是?我娘也是其中一个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哑然失笑:“你这话,敢不敢当着你娘的面说?”
&esp;&esp;“不敢。”陈瑾瑜坦然认怂,苦恼地叹一声:“说来也奇怪,以前在博望县的时候,我还能忍一忍。自从到郡主身边当差后,愈发听不得这等鄙薄女子的话了。”
&esp;&esp;“因为现在的你,站得高,看得远。”姜韶华微微一笑:“用你亲娘的话来说,就是心野了,再也收不回去了。”
&esp;&esp;这比喻十分贴切。
&esp;&esp;陈瑾瑜想了想,咧嘴笑了起来:“还好,祖父和我爹都很开明,我大哥也支持我。我娘一个人反对没用。”
&esp;&esp;姜韶华莞尔一笑。
&esp;&esp;陈瑾瑜又压低声音笑道:“之前我娘提起薛家姑娘,我只以为我娘是个势利眼,一心要攀高门。今日一见薛六姑娘,我忽然觉得,我大哥要是真有这福气就好了。”
&esp;&esp;第229章 盘算(一)
&esp;&esp;陈瑾瑜和兄长陈浩然在一起打打闹闹实在斗嘴,其实感情好得很。已经替兄长惦记上了。
&esp;&esp;姜韶华笑着瞥她一眼:“如果不是为了你兄长的亲事,我为何要对薛老夫人这般客气。”
&esp;&esp;陈瑾瑜先是一怔,旋即大喜,一把握住姜韶华的手:“郡主真要为我大哥保媒?”
&esp;&esp;姜韶华笑着点点头:“我确实有此打算。所以,今日特意来和薛老夫人寒暄说话。等日后有合适的机会,再探一探薛家口风。”
&esp;&esp;薛老夫人既不精明也不厉害,不过,人家命好,有一个做刺史的儿子。薛六姑娘的亲事,薛老夫人至少能拿一半主意。
&esp;&esp;陈瑾瑜喜得不行,抓着郡主的手不肯松开:“郡主,你太好了!”
&esp;&esp;姜韶华抿唇一笑:“我们在雉县再留几日。如果我料得没错,薛老夫人很快就会来县衙了。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“这位南阳郡主,生得极美,又聪明又能干,还会说话。”
&esp;&esp;郡主离去后,薛老夫人兴致不减,拉着自家孙女的手絮叨:“这样的好姑娘,真不知以后会便宜了谁家儿郎。”
&esp;&esp;以薛老夫人的脾气,能说出这等话,可见对姜韶华是何等欣赏喜爱了。
&esp;&esp;薛六娘默默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