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宋公子晏
李儒踱步至帐中央,负手说道:相国此次出兵,乃立威之战,不计损失,只图尽显西凉军风驱电扫之勢,所向披靡之神威。文和计虽妙,却非相国所欲也。以计胜,莫若以武胜。
八千铁骑出得虎牢关,在官道上扬起黄尘。
华雄策马当先,身披重甲,手执长刀,威风赫赫。
将行二十里地,忽闻身后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,他勒住缰绳,战马长嘶一声,前蹄高举。
华雄回身望去,只见一骑绝尘而来,马上之人正是贾诩。
贾诩□□瘦马,显然非军中良驹,一路追赶颇为吃力,待到华雄面前时,那马已是汗如雨下。
贾诩翻身下马,快步上前。
华雄居高临下,目光轻蔑地扫视着这个文弱书生,冷声问道:先生所为何事?
贾诩从怀中取出一个用黄绸包裹的小囊,双手奉上:在下为将军献上一錦囊,若遇困境,可拆开查之。
华雄瞥了一眼那个巴掌大小的錦囊,上面用细麻绳系得严实。他伸手接过,掂了掂分量,里面似乎装着一张纸条。将锦囊随手塞入腰间皮囊,他语气中满含不屑:困境?此战必胜无疑,何来困境一说?
将军神威,自然战无不胜。在下不过是以备万全之策,将军不妨收下。贾诩拱手作揖。
华雄哼了一声,调转马头,挥手示意大军继续前进。
西凉铁骑星夜行军,冲击豫州平原,所过之处摧枯拉朽,乡野鸡犬不宁,田中庄稼被踏得粉碎,村舍百姓闻风而逃。
这些骑兵在西北苦寒之地征战多年,早已习惯了风沙与严寒,如今踏上中原沃土,更是如鱼得水,纵横驰骋。
华雄心中冷笑,给中原那些养尊处优的文弱之辈一点小小的边军震撼!
翌日清晨,铁骑踏入梁国境。
前方出现一座小城,城墙低矮破旧,城门紧闭,城头上隐约可见零星几个守卒的身影。
华雄挥手示意,数百骑兵立刻散开,将小城团团围住。他催马上前,长刀一指城门,厉声喝道:打开城门!降者不杀!
城头守军见这声勢,早已胆寒。城门吱呀作响,缓缓打开。
华雄率军长驱直入,城中百姓惶恐不安,纷纷关门闭户,街道上空无一人,几只野狗在角落里瑟瑟发抖。
如此残破的城郭,华雄连正眼都懒得瞧。
无需派遣斥候侦查地形,无需准备攻城器械,只管纵马向前,一路碾压过去便是。西凉铁骑所向披靡,如推山倒海般势不可挡。
一日连下数城,华雄心中愈发得意。他要直入梁都睢阳,生擒那谢乔,为相国立下大功!
然而,当大军行至睢阳城下时,华雄勒住缰绳,眼睛瞪得滚圆,惊愕不已。
眼前突兀地横亘着一座雄关,城墙高达三丈有余,青砖垒砌,坚固异常。
哪怕是他亲眼见过的雁门关、潼关,也绝没有如此雄壮威严。城墙四面皆有高楼,楼上旌旗猎猎,兵甲森严。最要紧的是,四面吊桥已经收起,露出宽阔的护城河,河水清澈见底,却深不可测。
华雄策马绕城一周,仔细观察地形。这护城河宽达数丈,河岸陡峭,无法涉水而过,乃是阻挡骑兵冲击的最大天堑。
若要攻城,必须等吊桥放下,或者制造浮桥。若下马步战,还需制造云梯、撞车等攻城器械。这样一来,不但耽误时日,用精锐的西凉铁骑去与守军肉搏攻城,简直是蠢得不能再蠢,骑兵优势荡然无存。
华雄心中暗暗叫苦,已生退意。
可若就这样无功而返,相国董卓必然治他的罪。左右为难之际,他想起贾诩临行前塞给他的锦囊,不由心中一动。
然眼下众军环视,若是当众拆看锦囊,岂不显得他无能?
不能攻城,那就将之激出来!
华雄心一横,策马上前,来到护城河前。他横刀立马,仰天长啸一声,声震四野:吾乃关西华雄,奉相国之命前来讨逆!逆贼谢乔何在?还不速速出城就缚!
身后的西凉铁骑齐声呐喊助威,声浪一波高过一波。
就在这时,高大城门缓缓开启,发出咣当咣当的声响。吊桥徐徐放下,砸在地面上溅起一片尘土。
一骑缓缓出来。
来将手持大刀,红脸如丹,长髯飘飘,双目炯炯有神,威风凛凛。
临阵斗将。
华雄驱马上前几步,杀意陡生。可待看清那人面相后,他不自觉咽了咽口水,脑子里凭空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念头。
不是,他怎么感觉自己会被一刀砍了?
从西凉铁骑踏入梁国边境的一刻起,梁国相府就接到了斥候传递的急令。
文官謝均、相府长史劉备、功曹掾阎忠、谋士毛玠等人,及梁汾、极支辽、军司马关羽、曲长张飞等武将,齐聚议事。
斥候单膝跪地,将前线军情一一道来:董卓部西凉铁骑八千之众,旌旗招展,刀枪如林,为首一将高头大马,骠勇凶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