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4章 宋公子晏
运输车队在平整的道路上奔驰,将海量的物资送到前线,包括粮、肉、箭矢、药品等。
战争,归根结底,比拼的是后勤,是综合国力的体现,是整个体系的生产力。
在这一点上,她自信自己拥有的,是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诸侯加在一起的绝对优势。
当战争发动时,自然无法避免受伤减员。伤亡,是战争绕不开的代价。
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,便是医疗。
为此,谢乔不仅要准備堆积如山的军医和药材,建立战地医院,更要建立一套完善的、能够实时响应的兵员补充体系。
她治下的兵力虽精,但数量终究有限,一旦投入到席卷天下的战争洪流中,便如投石入海,很快会被庞大的战线所稀释。
这点人马,远远不够。
她还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预备役。
这些预备役无需立即编入系统的部曲(她的财力也暂不支持这样做),可以一边屯田生产,一边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練。他们是未来的血液,是维系战争机器持续运转的生命力。一旦前线出现战损,训練最优的预备役兵员便可立刻补充上去,保证大军的兵力始终处于满员状态,如奔涌不息、后浪推前浪的江河。
传單全。谢乔下令,立刻有人领命而去。
很快,一个高大沉默的身影便步入帐中,正是單全。他一身简装,腰板挺得笔直,眼神沉静如水,只是站在那里,就有一股久经沙场的悍勇之气。
主公。单全躬身行礼。
谢乔转身,指着桌案上几份刚刚用炭笔绘制的图纸,上面详细列明了预备役的招募條件、训練科目和福利待遇。去,按照这个标准,在治下各城最显眼的地方張贴告示,招募预备役。此事,你亲自督办。
喏!单全领命。
次日,榆安城最繁华的十字街口,崭新的告示被張贴在高大的告示墙上,墨迹未干,旁边还站着两列披坚执锐、精神抖擞的卫兵,以示郑重。
单全亲自坐镇在临时搭建的招募点后,身形如山,面沉似水。
告示上的條件,不可谓不优厚。凡应募者,当场发放一笔可观的安家费。训练期间,衣食全包,顿顿有肉。若不幸战死,抚恤金足以让其家人一生衣食无忧,其子女将由官府抚养,免费入学堂。这在一人当兵,全家遭殃的乱世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
告示一出,立刻引来了大批百姓围观。
但城中广场上,围观者众,问津者寡。百姓们交头接耳,臉上混杂着好奇、向往,但更多的是根深蒂固的怀疑。
给安家费,还给抚恤金?真的假的?一个卖炊饼的小贩探着脑袋,满臉不信。
谁知道呢,官府的话,听听就得了。以前那些征兵的,哪个不是说得天花乱坠,人一去,骨头渣子都找不回来。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,布满皱纹的臉上尽是沧桑,他压低了声音,对身边的年轻人说。
这些窃窃私语,一字不落地飘进单全的耳朵里。
一天下来,招募点前门可罗雀。前来登记的,不过寥寥数十人,还大多是些在城里游手好闲的破落户,其中一个瘦得像竹竿的,嬉皮笑臉地凑上来。
将军,小的王二麻子,报名!听说管饭?
单全锐利的目光扫了他一眼,没有说话,只是挥了挥手,让一旁的文书给他登记。
这等人,根本不是主公想要的良家子。
他们打顺风仗或许还行,一旦战事胶着,第一个溃逃的,也必然是他们。
接下来的两天,情况并未好转。单全换了几个地方,甚至亲自上阵演武,一套枪法使得虎虎生风,引来阵阵喝彩。
可熱闹过后,一提到参军入伍,人群便作鸟兽散。
这份安宁,是他们用血汗换来的,谁又舍得轻易拿命去赌呢?
单全终于按捺不住,拦住了一个挑着担子、脚步生风的壮汉。
站住!
那汉子吓了一跳,看清是单全,脸上挤出几分畏惧,连忙躬身:将军有何吩咐?
单全的目光在他粗壮的胳膊上转了一圈,开门见山:你这身板,是把好手。为何不愿入伍?如今主公励精图治,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。
汉子闻言,笑容愈发苦涩。他放下担子,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,低声道:将军,您误会了,小的不是不愿只是只是
他结结巴巴,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。
单全眉头一皱,声音冷了几分:只是什么?有话直说!主公治下,不兴拐弯抹角!
那股无形的压力让汉子身子一颤,他一咬牙,终于鼓起勇气说道:将军,小的不敢瞒您。小的家里,上有快六十的老母,常年卧病在床,下有有刚满周岁的娃儿。婆娘一个人要照顾老小,还要操持家里的几亩地,实在是操持不过来。再说了,主公仁德,去年给我们这些流民分了田地,眼瞅着就要秋收了,这日子这日子刚有个盼头,小的实在是实在是不敢想别的了。万一万一小的有个三长两短,这个家就